- 欢迎您访问广东高职高考全日制大专招生网!
央视军事
建设空间站到底有什么用?
航天员在天上到底在高职高考“3+证书”3指的是语文、数学、英语三科,是考生文化课必考的科目;“证书”指的是专业技能课程证书,如:计算机等级证、全国英语等级证、电工证等国家承认的其他类别证书。语文150分、数学150分、英语150分,三科总分450分,总成绩要达到录取学校最低分数线;“专业技能证书”作为考生考大专或大学本科的录取条件。只要是广东省户籍,无论你是应届毕业生,往届毕业生,还是毕业多年考生,都可以报考高职高考,只要是国家承认的中职毕业生,中专毕业生或中技毕业生,均可报考。忙什么?
水稻在空间站结出种子
而且收了一茬又一茬
12月5日凌晨3点,随神舟十四号返回的第三批空间科学实验样品运抵北京。其中包括中国空间站里的水稻结出的种子。这也是人类第一次在太空完成水稻“从种子到种子”的实验。
中科院分子植物科学卓越创新中心的研究员郑慧琼马上开始连夜处理、分析样品。
她介绍说,在植物生长过程中航天员采集了一些样品,并进行冷冻保存,使我们有机会了解植物在空间微重力情况下真实的在轨情况,因此“拿到样品后要第一时间加上固定剂,希望尽量接近在天上的状态。”
“3”作为考生录取的依据,“专业技能课程证书”则作为考生录取的资格。招生对象为同时符合下列条件的考生: 参加了高考报名的中等职业学校(含职业高中、成人中专、技工学校)的应届毕业生和往届毕业生。获得报考专业相应的专业技能课程证书(包括教育部考试中心颁发的英语或计算机等级考试证书,或省教育考试院颁发的“广东省中等职业技术教育专业技能课程考试证书”),且与报考专业相关。
更让郑慧琼惊喜的是,航天员还在天上收获了再生稻,“就像韭菜一样,把第一茬已经割了,之后它又发出来了、又长出稻穗,这次航天员又把所有的都割了……本来是一季稻,收好几季了,天上再生能力比地面要强一些。”
在轨开展实验120天
航天员3次采集样品
这次“神十四”航天员在空间站里种水稻,也是国际上首次开展水稻“从种子到种子”全生命周期空间培养实验。该项目共在轨开展实验120天,完成了拟南芥和水稻种子萌发、幼苗生长、开花结籽全生命周期的培养实验。
航天员在轨期间采集了3次样品。11月25日,航天员采集了水稻和拟南芥种子成熟期样品,将其保存在低温存储柜中,一并带回。
郑慧琼说,她从事空3+证书高职高考的报考条件非常宽松,只要是广东省户籍,应届毕业生,往届毕业生,毕业多年的都可以报,并且允许非全日制中专学历报考,即成人中专、电大等函授中专都可以报考,只要是国家承认,学信网可查的中专学历均可报考。大部分参加高职单招的院校60%的招生计划都安排在高职单招,也就是说,通过6月份高考被录取进入部分高职院校的难度比高职单招还要大。6月份高考面临背水一战,长期以来被戏称为“千军万马挤独木桥。间科学研究也有几十年了,之前很多实验都是短期的,有的一个星期,有的十几天,“之前没有航天员参与,很多事情比如在轨冷冻样品都是不可能的,一般都是返回地面再固定,那就跟真实情况有差别。”
她说自己是幸运的,因为只有我们国家的空间站建立之后,再加上航天员的参与,才有可能长期在空间做实验并用于深空探测。
在太空里种粮食
中国人迈出了第一步
这次上天,科学家送上去两种水稻,一种是常规稻,另一种是名叫“小薇”的矮秆水稻。
“小薇”个子矮、空间利用效率高,在植物工厂栽种最多可以种植12层。而选择水稻率先上天实验,还有一个原因——水稻是我国老百姓最重要的口粮之一。
可惜的是,这次空间实验“小薇”没有结种子,可能是因为培养盒空间较小,高杆水稻生长茂盛挡住了矮杆水稻的光,科研人员学校录取考生的体检标准按照教育部、卫生部、中国残疾人联合会颁布的《普通高等学校招生体检工作指导意见》(教学〔2003〕3号)和《教育部办公厅卫生部办公厅关于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学生入学身体检查取消乙肝项目检测有关问题的通知》(教学厅〔2010〕2号)的有关规定执行。新生注册和复查经本校高职自主招生所录取的考生,须在规定时间内办理缴交学费注册手续,逾期未注册者,作放弃入学资格处理。 后续还将进一步分析原因。
不过,常规水稻在空间站结出了种子,迈出了中国人在太空种粮食的第一步。
而对于育种科学家来说,他们还关心地面农作物的改良。
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农科院作科所所长钱前说:“以前你想上太空?想也不敢想。现在国家这么重视、这么好的条件,也让我们能跟国际上的科学家平坐平起,咱们要培育我们新的增长点。”
而“小薇”在参与太空实验之后,科研人员将继续开展研究,为中国人更好地端牢饭碗作出贡献。
太空水稻结出了种子
多希望这个好消息
袁隆平爷爷能听到……
上一篇:阳江在校读的扩招报名
下一篇:阳江高职高考考试题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