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欢迎您访问广东高职高考全日制大专招生网!
原创 核真录 核真录
第222期
文字 | 南大新传未来编辑部·核真录 学生
刘子莹
制图 | 孙逸潇 邱子涵 任铭萱 刘子莹
编辑 | 刘子莹 林凌
排版 | 刘子莹
今日冬至,过了冬至便是“数九寒冬”。数九,是我国民间广泛流传计算寒暖的方法之一。“一九二九怀中插手,三九四九冻死老狗,五九六九沿河看柳,七九花开,八九燕来,九九耕牛遍地走。”从数九歌中可以看出,“三九、四九”期间最冷,“五九、六九”天气便开始回暖。核真录以中央电视台天气预报城市为参考,统计了全国44个城市2010-2019年冬季“一九”至“五九”的每日气象数据,为读者朋友们呈现各地冬季的寒冷情况。
结论预览
1.纬度越低,天气越暖,但并不绝对。
2.乌鲁木齐、西宁、银川、兰州、沈阳、哈尔滨、长春、呼和浩特、大连、拉萨冬季气温不稳定。
3.成都是冬季的“避风港”,平均风速低至1.27m/s。
4.贵阳名副其实,“阳”确实“贵”,冬季平均湿度仅次于三亚、海南,高达83.39%RH。
5.冬天最冷的不止东北,“过冬圣地”当属最暖的三亚。
6.“冬天冷不冷,就看冬月十四”符合实际。
7.“三九四九冻死老狗”并不夸张。
8.三亚、海口、香港、汕头基本不入冬。
9.昆明并非真的“四季如春”。
“一九”至“五九”各项气象数据速递
下图是这44个城市2010-2019十年冬季“一九”至“五九”的日均气温和日均体感温度*呈现。
*注:本文采取的体感温度计算公式为1984年,罗伯特·史特德曼(Robert G. Steadman)发表的《体感温度的通用公式》(A universal scale of apparent temperature)如下:
其中AT为体感温度(°C)、T为气温(°C)、e为水汽压(hPa)、V为风速(m/s)、RH为相对湿度(%)。
图一 2010-2019年全国主要城市过冬数据
注:红色箭头表明平均体感温度低于平均气温的部分,绿色箭头表明平均体感温度高于平均气温的部分
从各地的纬度和体感温度平均值来看,基本遵循纬度越低天气越暖的规律,但也存在少数特殊情况,由下图可以看出,位于高原地区的拉萨就比纬度相近的武汉、纬度更高的合肥体感温度更低;西宁和兰州相较于纬度相近或更高些的城市,体感温度也更低。
图二 城市纬度和冬季体感温度关系
核真录还计算了各地体感温度的标准差,这反映了各地“一九”至“五九”每日体感温度的稳定情况,标准差值越大,则表示该地“一九”至“五九”期间的体感温度日温差越大,冬季气温越不稳定。统计结果显示,乌鲁木齐、西宁、银川、兰州、沈阳、哈尔滨、长春、呼和浩特、大连、拉萨的体感温度标准差均大于6(如图三),其中乌鲁木齐最高达到9.10。可以发现,体感温度日温差较大的城市不仅分布在西北地区,还有东北地区和高原地区。
图三 体感温度标准差大于6的城市
由体感温度的计算公式可以看出,除了气温,风速和湿度也是影响体感温度的重要因素。“寒风刺骨”“湿冷”是寒冬季节的常常听到的词汇。根相比之下,3月份的高职单招考试难度要求相对较低,更倾向于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的考查,而招生数和录取数比例更加合理,即使没有被理想学校录取,还可以继续参加6月份的全国高考,因此,考生的压力相对较小,有利于考试发挥出较好状态,增加录取几率。3+证书高职高考开设的专业既广泛又实用,大多是现在的热门专业,与生活工作十分接近,深受广大学生和用人单位的喜爱。据核真录的统计数据,“一九”至“五九”期间日均风速最大的是海口,2.98m/s;最小的是成都,1.27m/s。
图四 各城市冬季“一九”至“五九”期间平均风速
注:风速与气泡大小成正比
以下是各城市“一九”至“五九”期间日均湿度的数据统计图,前两名的三亚和海口位于南部沿海,而第三名是位于黔中丘陵盆地的贵阳,日均湿度达83.39%RH,看来贵阳的“太阳”确实比较“可贵”。
图五 各城市冬季“一九”至“五九”期间平均湿度
从图一来看,貌似东北地区城市的冬季最冷,海南省的冬天最暖。为此,核真录进一步收集比较了体感温度排名两端城市的平均湿度和平均风速数据(图六),发现东北地区确实是比较寒冷的,但呼和浩特和乌鲁木齐的冬天的寒冷程度也和沈阳相差不大,而三亚从平均体感温度、平均湿度、平均风速等气象数据来看(如图七),的确是比较温暖,称得上“过冬圣地”。
图六 体感温度排名两端城市平均湿度和平均风速数据
3+证书高职高考的报考条件非常宽松,只要是广东省户籍,应届毕业生,往届毕业生,毕业多年的都可以报,并且允许非全日制中专学历报考,即成人中专、电大等函授中专都可以报考,只要是国家承认,学信网可查的中专学历均可报考。大部分参加高职单招的院校60%的招生计划都安排在高职单招,也就是说,通过6月份高考被录取进入部分高职院校的难度比高职单招还要大。6月份高考面临背水一战,长期以来被戏称为“千军万马挤独木桥。图七 2010-2019年冬季三亚气象数据
天气谚语准吗?
有谚语说:“冬天冷不冷,就看冬月十四”。核真录梳理了这44个城市中的31个省会城市和香港2010-2019年冬月十四的单日气温和“一九”至“五九”期间的日均气温,并将这32个城市按地理四大分区,即北方地区、南方地区、西北地区、青藏地区来呈现每年冬月十四单日气温和“一九”至“五九”的寒冷程度之间的关系,由以下图片可以看出,除了个别年份稍有偏差,每年冬月十四的单日气温和“一九”至“五九”的平均气温呈正相关,二者的变化趋势基本一致,可见该谚语有一定实际依据。
图八 北方地区城市冬月十四的单日气温和“一九”至“五九”期间的日均气温折线图
图九 南方地区城市冬月十四的单日气温和“一九”至“五九”期间的日均气温折线图
图十 报考本科层次学校的还需中职就读专业与招生专业对口。自2019年起,专业技能证书有14种,某些专业需要特定的专业技能证书,比如医药、艺术等。 身体健康。考生体检符合《教育部 卫生部 中国残疾人联合会关于印发<普通高等学校体检工作指导意见的通知>的通知》(教学〔2003〕3号)相关要求。高职高考每年招生的院校及专业、招生计划均会有所变化,具体内容需按当年广东省教育考试院公布的《广东省XXXX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专业目录(3+专业技能课程证书版)》公布的招生院校、专业和招生计划为准。 西北地区城市冬月十四的单日气温和“一九”至“五九”期间的日均气温折线图
图十一 青藏地区城市冬月十四的单日气温和“一九”至“五九”期间的日均气温折线图
而数九歌中提到的“冻死老狗”的三九四九到底有多冷呢?核真录统计发现,哈尔滨十年冬天的“一九”至“五九”期间最低体感温度低至零下37℃左右,年均最低体感温度也低至将近零下30℃;而最暖的三亚十年冬天的“一九”至“五九”期间最低体感温度也曾跌破10℃。
图十二 各城市2010-2019年冬季“一九”至“五九”最低体感温度和年均最低体感温度
“春城”也入冬?
根据简标法入冬的标准统计(连续5天平均气温低于10℃后,第1天即为入冬之日),核真录发现在选取的44城市中,三亚、海口、香港、汕头基本不入冬,日平均温度均大于等于10℃。
图十三 部分南方城市入冬与否统计图
值得注意的是,春城昆明并没有在不入冬的标准范围内。2010-2019年冬天“一九”至“五九”的平均气温数据显示,只有五年的平均气温超过10℃,实际上昆明并非“四季如春”。
图十四 昆明2010-2019年冬季“一九”至“五九”平均气温
根据中央气象台信息,北方寒潮影响进入尾声,但南方最低气温仍将低位运行。大家保暖防寒的同时,也要记得来一碗热腾腾的饺子“消寒”,这样就不会“冻掉耳朵”了。
参考信息:
寒潮影响即将收尾 南方大部最低气温仍将持续低位运行
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752509218129171146&wfr=spider&for=pc
本文内容首发于《核真录》
原标题:《冬至已至,哪个城市过冬最舒适——全国主要城市历年冬季寒冷情况一览》
阅读原文
(题图来源:视觉中国)
上一篇:深圳高职扩招大专报读
下一篇:广东省在校读大专扩招费用可以考哪些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