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欢迎您访问广东高职高考全日制大专招生网!
中国人吃肉太多?NO!不仅不多,反而还有点少!距离欧美国家人均水平还有很大差距。
中国人刚过上几天好日子,就有人看不惯了,美国外交官网站发文指责中国人吃肉太多,称中国70年前还吃不上肉。如果真要这么说,200多年前还没有美国!美国人说也就罢了,香港中文大学三个教授也发文称,中国人吃肉太多污染空气。
中国人吃肉太多污染空气?
2021年底,香港《大公报》报道称,来自香港中文大学的戴沛权教授、林汉明教授和李成业教授,发表最新研究结果显示,中国空气污染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因为中国人对肉类需求增加。
三人统计了1980年至2010年的数据,发现中国肉类总体供应量由1500万吨上升到8000万吨。为了增加肉类供应而大力发展养殖业,导致中国过去30年空气中悬浮粒子增加,最终引发9万人死于空气污染相关疾病。
戴沛权教授言之凿凿地表示,动物排泄物和促进饲料植物生长的肥料,会释放大量氨气,导致空气中悬浮颗粒增加。如果中国人改变多肉少菜的习惯,再次恢复以前那种多菜少肉的饮食结构,可以有效减轻氨气和悬浮粒子的数量。
总体来说,戴教授说得很保守,其实他可以建议14亿中国人别吃饭,这样或许可以更好保护大气环境。如果说戴教授说得对,也希望他以后不要只对中国人说,欧美国家牛肉吃了几百年,现在个个膘肥体壮如肥猪,戴教授更应该去向欧美国家积极建言。
欧洲人和美国人吃肉是增强体质,从来不用担心影响环境,怎么到了中国人吃肉,就开始污染空气了?这确实是一个让人百思不得其解的问题。三位教授附和欧美国家的政治观点,教育中国人少吃肉,还真是从未见过如此厚颜无耻之“人”!
反智言论不值一哂
首先,中国人吃肉多吗?不但不多,恰恰还非常少。虽然近些年我国经济发展生活水平提高,吃肉确实比以前多点,但和欧美国家比起来,根本不值一提。
统计数据显示,2020年中国人均肉类消耗量为61.2公斤/年,大约排名世界中等水平,全世界肉类人均消耗量最大的是美国,高达124公斤,澳大利亚以121公斤的水平紧随其后。
欧洲国家也不遑多让,南美的巴西、阿根廷和秘鲁等国,每年人均吃肉量也在100公斤左右。中国人均食肉量,离着欧美平均水平还有很大差距,需要进一步加大吃肉力度。就像丁仲礼院士曾说过的一样,中国人是不是人?同样都是人,为何中国人就要少吃肉?
当然,也有“人”表示不服,中国人太多了,肉类总消耗量稳居世界第一,同为人口大国的印度,消耗量只有中国的十五分之一。这只能说他们太穷吃不起肉而已,如果印度达到中国的发展水平,吃的肉也一样只多不少,毕竟中国人以前吃肉也很少。
其次,养殖业真的会污染大气吗?会!但和工业生产、汽车尾气等比起来,那简直是小巫见大巫。养殖业每年产生的污染,不足全球污染物总量的8%,气候变暖大气污染的最大元凶,还是工业生产和汽车尾气排放等。
说起工业污染,欧美国家可是一二百年前就开始了,当年雾都伦敦的大名可是如雷贯耳。就算现在,欧美国家的大排量汽车遍地横行,产生的尾气也给环境带来巨大污染,不知三位教授有没有统计过这方面的数据,然后告诉美国人少开车!
第三,就算吃肉污染环境,这锅也轮不到中国人来背。中国吃的主要是猪肉,而欧美国家以牛肉为主,饲养牛导致的污染可比养猪要严重得多。而且中国人吃猪肉几乎没有浪费,肉和下水照单全收,而欧美人吃牛肉,可真的只是牛肉,下水基本不碰,这更会加剧空气污染。
当欧洲砍树烧柴中国植树保护环境时,他们竟然反过来指责中国吃肉太多污染环境,也不知是不是梁静茹给他们的勇气。反观香港三个教授,虽然号称教授,但还不如西北边陲的老农。
最起码老农还忙着栽树治理荒漠保护环境,而教授们只会在空调屋里高谈阔论,一边浪费着食物和能源,一边发表着奇葩言论。幸亏现在的中国,已经不再是当年那个积贫积弱的国家,你要说就说,中国人只吃肉,根本不吃这一套!
奇葩言论背后,藏着不可告人的目的
三位教授冒着名誉扫地的风险,发表如此奇葩的言论,背后又有何目的呢?其实他们最终目的,可能是为了给人造肉企业造势。
在发表的论文中,三人建议中国人少吃肉多吃素,恢复以前的植物性饮食。烤肉、红烧肉、回锅肉……如此多的美食以后都不能吃了,人生还有什么意义?三位教授告诉大家,可以用人造肉代替。
早在2013年,香港中文大学就和总部设在香港的跨国性植物食品公司GREEN MONDAY展开合作,而这个公司正是帮助人造肉产品进入香港市场的始作俑者。但小小的香港市场,又如何能和14亿人口的大陆市场相比?
为了达到自己的目的,他们倡导用人造肉代替真正的肉类,但人造肉从生产制造到加工销售,不见得就比真的肉类污染更少,不论是营养还是口味,完全无法和真正的肉类相比。
嘴上喊着“素食主义”,心里想的全是赚钱生意,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就连原本应该传道教授业解惑的教授,也不外如是。
所以,教授只管发表自己的论文,我们也只管吃好美味的肉!在这病毒肆虐的寒冬时节,一定记得约上几个好友,出去吃顿烤肉喝点小酒!饭可以少吃,但肉一定要多吃。中国人自古以来的饮食结构,导致我们碳水化合物吃得太多,肉吃得太少,现在是时候做出改变了!
作者:芒果很忙中国人吃肉太多?NO!不仅不多,反而还有点少!距离欧美国家人均水平还有很大差距。
中国人刚过上几天好日子,就有人看不惯了,美国外交官网站发文指责中国人吃肉太多,称中国70年前还吃不上肉。如果真要这么说,200多年前还没有美国!美国人说也就罢了,香港中文大学三个教授也发文称,中国人吃肉太多污染空气。
中国人吃肉太多污染空气?
2021年底,香港《大公报》报道称,来自香港中文大学的戴沛权教授、林汉明教授和李成业教授,发表最新研究结果显示,中国空气污染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因为中国人对肉类需求增加。毕业证书普通现代学徒制试点考生与普通全日制新生同时入学。学生修完教育教学计划规定内容,成绩合格,达到毕业条件和要求,可获得广东科贸职业学院普通专科毕业证书。体检要求(一)参加学校自主招生考试的考生必须根据《关于做好广东省2021年普通高校招生体检工作的通知》(粤招〔2020〕13号)参加广东省普通高考体检,无广东省普通高考体检结果或体检不合格的考生一律不予录取。
三人统计了1980年至2010年的数据,发现中国肉类总体供应量由1500万吨上升到8000万吨。为了增加肉类供应而大力发展养殖业,导致中国过去30年空气中悬浮粒子增加,最终引发9万人死于空气污染相关疾病。
戴沛权教授言之凿凿地表示,动物排泄物和促进饲料植物生长的肥料,会释放大量氨气,导致空气中悬浮颗粒增加。如果中国人改变多肉少菜的习惯,再次恢复以前那种多菜少肉的饮食结构,可以有效减轻氨气和悬浮粒子的数量。
就算你知道了它们的区别,你知道全日制大专都有哪些好处以及优势吗?继续往下看!04总结8点:全日制学历文凭的好处1.含金量:是目前国内含金量最高的学历形式2.找工作:应聘工作,绝大多数要求全日制大专及以上学历3.考公务:考公务员大多数岗位需要全日制大专以上4.考编制:绝大多数岗位需要全日制大专及以上学历
总体来说,戴教授说得很保守,其实他可以建议14亿中国人别吃饭,这样或许可以更好保护大气环境。如果说戴教授说得对,也希望他以后不要只对中国人说,欧美国家牛肉吃了几百年,现在个个膘肥体壮如肥猪,戴教授更应该去向欧美国家积极建言。
欧洲人和美国人吃肉是增强体质,从来不用担心影响环境,怎么到了中国人吃肉,就开始污染空气了?这确实是一个让人百思不得其解的问题。三位教授附和欧美国家的政治观点,教育中国人少吃肉,还真是从未见过如此厚颜无耻之“人”!
反智言论不值一哂
报考条件宽松:只要是广东省户籍,无论你是应届毕业生,往届毕业生,还是毕业多年考生,都可以报考高职高考,只要是国家承认,学信网可查的均可报考。比普通高考难度低:广东高职高考由广东省教育考试院组织命题考试,考试难度低,比普通高中生容易考上大学。录取分数低:广东省2022年春季高考录取分数线,本科最低投档线为26分,专科最低投档线为100分。录取率高:每年6月的普通高考被称为“千军万马挤独木桥。首先,中国人吃肉多吗?不但不多,恰恰还非常少。虽然近些年我国经济发展生活水平提高,吃肉确实比以前多点,但和欧美国家比起来,根本不值一提。
统计数据显示,2020年中国人均肉类消耗量为61.2公斤/年,大约排名世界中等水平,全世界肉类人均消耗量最大的是美国,高达124公斤,澳大利亚以121公斤的水平紧随其后。
欧洲国家也不遑多让,南美的巴西、阿根廷和秘鲁等国,每年人均吃肉量也在100公斤左右。中国人均食肉量,离着欧美平均水平还有很大差距,需要进一步加大吃肉力度。就像丁仲礼院士曾说过的一样,中国人是不是人?同样都是人,为何中国人就要少吃肉?
当然,也有“人”表示不服,中国人太多了,肉类总消耗量稳居世界第一,同为人口大国的印度,消耗量只有中国的十五分之一。这只能说他们太穷吃不起肉而已,如果印度达到中国的发展水平,吃的肉也一样只多不少,毕竟中国人以前吃肉也很少。
其次,养殖业真的会污染大气吗?会!但和工业生产、汽车尾气等比起来,那简直是小巫见大巫。养殖业每年产生的污染,不足全球污染物总量的8%,气候变暖大气污染的最大元凶,还是工业生产和汽车尾气排放等。
说起工业污染,欧美国家可是一二百年前就开始了,当年雾都伦敦的大名可是如雷贯耳。就算现在,欧美国家的大排量汽车遍地横行,产生的尾气也给环境带来巨大污染,不知三位教授有没有统计过这方面的数据,然后告诉美国人少开车!
高职院校处于持续扩招大趋势,春季招生名额占75%左右,是考取各高职院校的主渠道。广东“3+专业技能课程证书”考试,又称高职高考,专为中职生定制的升学考试,是全日制大学招生的一个组成部分,进入大学后的毕业证文凭性质和学历含金量与高中生高考相同,都属于国家统招学历。2021年,全省有10万多中职生参加了3+证书高职高考。注意:3+证书高考入学后是全日制文凭,而自考、电大等是非全日制文凭,两者含金量不同。
第三,就算吃肉污染环境,这锅也轮不到中国人来背。中国吃的主要是猪肉,而欧美国家以牛肉为主,饲养牛导致的污染可比养猪要严重得多。而且中国人吃猪肉几乎没有浪费,肉和下水照单全收,而欧美人吃牛肉,可真的只是牛肉,下水基本不碰,这更会加剧空气污染。
当欧洲砍树烧柴中国植树保护环境时,他们竟然反过来指责中国吃肉太多污染环境,也不知是不是梁静茹给他们的勇气。反观香港三个教授,虽然号称教授,但还不如西北边陲的老农。
最起码老农还忙着栽树治理荒漠保护环境,而教授们只会在空调屋里高谈阔论,一边浪费着食物和能源,一边发表着奇葩言论。幸亏现在的中国,已经不再是当年那个积贫积弱的国家,你要说就说,中国人只吃肉,根本不吃这一套!
奇葩言论背后,藏着不可告人的目的
三位教授冒着名誉扫地的风险,发表如此奇葩的言论,背后又有何目的呢?其实他们最终目的,可能是为了给人造肉企业造势。
在发表的论文中,三人建议中国人少吃肉多吃素,恢复以前的植物性饮食。烤肉、红烧肉、回锅广东高职高考由广东省教育考试院组织命题考试,考试难度低,比普通高中生容易考上大学,公办大专的最低投档线为200分左右,民办大专的最低投档线仅为100分左右,每年6月的普通高考被称为“千军万马挤独木桥”,相比之下,高职高考更倾向于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的考查,而招生人数逐年增加,录取比例高。广东省内的所有大专院校,其中2022年本科录取院校增加至9所,专科院校95所,考生可根据自己的成绩选择填报合适的学校。肉……如此多的美食以后都不能吃了,人生还有什么意义?三位教授告诉大家,可以用人造肉代替。
早在2013年,香港中文大学就和总部设在香港的跨国性植物食品公司GREEN MONDAY展开合作,而这个公司正是帮助人造肉产品进入香港市场的始作俑者。但小小的香港市场,又如何能和14亿人口的大陆市场相比?
为了达到自己的目的,他们倡导用人造肉代替真正的肉类,但人造肉从生产制造到加工销售,不见得就比真的肉类污染更少,不论是营养还是口味,完全无法和真正的肉类相比。
嘴上喊着“素食主义”,心里想的全是赚钱生意,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就连原本应该传道教授业解惑的教授,也不外如是。
所以,教授只管发表自己的论文,我们也只管吃好美味的肉!在这病毒肆虐的寒冬时节,一定记得约上几个好友,出去吃顿烤肉喝点小酒!饭可以少吃,但肉一定要多吃。中国人自古以来的饮食结构,导致我们碳水化合物吃得太多,肉吃得太少,现在是时候做出改变了!
作者:芒果很忙中国人吃肉太多?NO!不仅不多,反而还有点少!距离欧美国家人均水平还有很大差距。
中国人刚过上几天好日子,就有人看不惯了,美国外交官网站发文指责中国人吃肉太多,称中国70年前还吃不上肉。如果真要这么说,200多年前还没有美国!美国人说也就罢了,香港中文大学三个教授也发文称,中国人吃肉太多污染空气。
中国人吃肉太多污染空气?
2021年底,香港《大公报》报道称,来自香港中文大学的戴沛权教授、林汉明教授和李成业教授,发表最新研究结果显示,中国空气污染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因为中国人对肉类需求增加。
三人统计了1980年至2010年的数据,发现中国肉类总体供应量由1500万吨上升到8000万吨。为了增加肉类供应而大力发展养殖业,导致中国过去30年空气中悬浮粒子增加,最终引发9万人死于空气污染相关疾病。
戴沛权教授言之凿凿地表示,动物排泄物和促进饲料植物生长的肥料,会释放大量氨气,导致空气中悬浮颗粒增加。如果中国人改变多肉少菜的习惯,再次恢复以前那种多菜少肉的饮食结构,可以有效减轻氨气和悬浮粒子的数量。
总体来说,戴教授说得很保守,其实他可以建议14亿中国人别吃饭,这样或许可以更好保护大气环境。如果说戴教授说得对,也希望他以后不要只对中国人说,欧美国家牛肉吃了几百年,现在个个膘肥体壮如肥猪,戴教授更应该去向欧美国家积极建言。
欧洲人和美国人吃肉是增强体质,从来不用担心影响环境,怎么到了中国人吃肉,就开始污染空气了?这确实是一个让人百思不得其解的问题。三位教授附和欧美国家的政治观点,教育中国人少吃肉,还真是从未见过如此厚颜无耻之“人”!
反智言论不值一哂
首先,中国人吃肉多吗?不但不多,恰恰还非常少。虽然近些年我国经济发展生活水平提高,吃肉确实比以前多点,但和欧美国家比起来,根本不值一提。
统计数据显示,2020年中国人均肉类消耗量为61.2公斤/年,大约排名世界中等水平,全世界肉类人均消耗量最大的是美国,高达124公斤,澳大利亚以121公斤的水平紧随其后。
欧洲国家也不遑多让,南美的巴西、阿根廷和秘鲁等国,每年人均吃肉量也在100公斤左右。中国人均食肉量,离着欧美平均水平还有很大差距,需要进一步加大吃肉力度。就像丁仲礼院士曾说过的一样,中国人是不是人?同样都是人,为何中国人就要少吃肉?
当然,也有“人”表示不服,中国人太多了,肉类总消耗量稳居世界第一,同为人口大国的印度,消耗量只有中国的十五分之一。这只能说他们太穷吃不起肉而已,如果印度达到中国的发展水平,吃的肉也一样只多不少,毕竟中国人以前吃肉也很少。
其次,养殖业真的会污染大气吗?会!但和工业生产、汽车尾气等比起来,那简直是小巫见大巫。养殖业每年产生的污染,不足全球污染物总量的8%,气候变暖大气污染的最大元凶,还是工业生产和汽车尾气排放等。
说起工业污染,欧美国家可是一二百年前就开始了,当年雾都伦敦的大名可是如雷贯耳。就算现在,欧美国家的大排量汽车遍地横行,产生的尾气也给环境带来巨大污染,不知三位教授有没有统计过这方面的数据,然后告诉美国人少开车!
第三,就算吃肉污染环境,这锅也轮不到中国人来背。中国吃的主要是猪肉,而欧美国家以牛肉为主,饲养牛导致的污染可比养猪要严重得多。而且中国人吃猪肉几乎没有浪费,肉和下水照单全收,而欧美人吃牛肉,可真的只是牛肉,下水基本不碰,这更会加剧空气污染。
当欧洲砍树烧柴中国植树保护环境时,他们竟然反过来指责中国吃肉太多污染环境,也不知是不是梁静茹给他们的勇气。反观香港三个教授,虽然号称教授,但还不如西北边陲的老农。
最起码老农还忙着栽树治理荒漠保护环境,而教授们只会在空调屋里高谈阔论,一边浪费着食物和能源,一边发表着奇葩言论。幸亏现在的中国,已经不再是当年那个积贫积弱的国家,你要说就说,中国人只吃肉,根本不吃这一套!
奇葩言论背后,藏着不可告人的目的
三位教授冒着名誉扫地的风险,发表如此奇葩的言论,背后又有何目的呢?其实他们最终目的,可能是为了给人造肉企业造势。
在发表的论文中,三人建议中国人少吃肉多吃素,恢复以前的植物性饮食。烤肉、红烧肉、回锅肉……如此多的美食以后都不能吃了,人生还有什么意义?三位教授告诉大家,可以用人造肉代替。
早在2013年,香港中文大学就和总部设在香港的跨国性植物食品公司GREEN MONDAY展开合作,而这个公司正是帮助人造肉产品进入香港市场的始作俑者。但小小的香港市场,又如何能和14亿人口的大陆市场相比?
为了达到自己的目的,他们倡导用人造肉代替真正的肉类,但人造肉从生产制造到加工销售,不见得就比真的肉类污染更少,不论是营养还是口味,完全无法和真正的肉类相比。
嘴上喊着“素食主义”,心里想的全是赚钱生意,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就连原本应该传道教授业解惑的教授,也不外如是。
所以,教授只管发表自己的论文,我们也只管吃好美味的肉!在这病毒肆虐的寒冬时节,一定记得约上几个好友,出去吃顿烤肉喝点小酒!饭可以少吃,但肉一定要多吃。中国人自古以来的饮食结构,导致我们碳水化合物吃得太多,肉吃得太少,现在是时候做出改变了!
作者:芒果很忙中国人吃肉太多?NO!不仅不多,反而还有点少!距离欧美国家人均水平还有很大差距。
中国人刚过上几天好日子,就有人看不惯了,美国外交官网站发文指责中国人吃肉太多,称中国70年前还吃不上肉。如果真要这么说,200多年前还没有美国!美国人说也就罢了,香港中文大学三个教授也发文称,中国人吃肉太多污染空气。
中国人吃肉太多污染空气?
2021年底,香港《大公报》报道称,来自香港中文大学的戴沛权教授、林汉明教授和李成业教授,发表最新研究结果显示,中国空气污染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因为中国人对肉类需求增加。
三人统计了1980年至2010年的数据,发现中国肉类总体供应量由1500万吨上升到8000万吨。为了增加肉类供应而大力发展养殖业,导致中国过去30年空气中悬浮粒子增加,最终引发9万人死于空气污染相关疾病。
戴沛权教授言之凿凿地表示,动物排泄物和促进饲料植物生长的肥料,会释放大量氨气,导致空气中悬浮颗粒增加。如果中国人改变多肉少菜的习惯,再次恢复以前那种多菜少肉的饮食结构,可以有效减轻氨气和悬浮粒子的数量。
总体来说,戴教授说得很保守,其实他可以建议14亿中国人别吃饭,这样或许可以更好保护大气环境。如果说戴教授说得对,也希望他以后不要只对中国人说,欧美国家牛肉吃了几百年,现在个个膘肥体壮如肥猪,戴教授更应该去向欧美国家积极建言。
欧洲人和美国人吃肉是增强体质,从来不用担心影响环境,怎么到了中国人吃肉,就开始污染空气了?这确实是一个让人百思不得其解的问题。三位教授附和欧美国家的政治观点,教育中国人少吃肉,还真是从未见过如此厚颜无耻之“人”!
反智言论不值一哂
首先,中国人吃肉多吗?不但不多,恰恰还非常少。虽然近些年我国经济发展生活水平提高,吃肉确实比以前多点,但和欧美国家比起来,根本不值一提。
统计数据显示,2020年中国人均肉类消耗量为61.2公斤/年,大约排名世界中等水平,全世界肉类人均消耗量最大的是美国,高达124公斤,澳大利亚以121公斤的水平紧随其后。
欧洲国家也不遑多让,南美的巴西、阿根廷和秘鲁等国,每年人均吃肉量也在100公斤左右。中国人均食肉量,离着欧美平均水平还有很大差距,需要进一步加大吃肉力度。就像丁仲礼院士曾说过的一样,中国人是不是人?同样都是人,为何中国人就要少吃肉?
当然,也有“人”表示不服,中国人太多了,肉类总消耗量稳居世界第一,同为人口大国的印度,消耗量只有中国的十五分之一。这只能说他们太穷吃不起肉而已,如果印度达到中国的发展水平,吃的肉也一样只多不少,毕竟中国人以前吃肉也很少。
其次,养殖业真的会污染大气吗?会!但和工业生产、汽车尾气等比起来,那简直是小巫见大巫。养殖业每年产生的污染,不足全球污染物总量的8%,气候变暖大气污染的最大元凶,还是工业生产和汽车尾气排放等。
说起工业污染,欧美国家可是一二百年前就开始了,当年雾都伦敦的大名可是如雷贯耳。就算现在,欧美国家的大排量汽车遍地横行,产生的尾气也给环境带来巨大污染,不知三位教授有没有统计过这方面的数据,然后告诉美国人少开车!
第三,就算吃肉污染环境,这锅也轮不到中国人来背。中国吃的主要是猪肉,而欧美国家以牛肉为主,饲养牛导致的污染可比养猪要严重得多。而且中国人吃猪肉几乎没有浪费,肉和下水照单全收,而欧美人吃牛肉,可真的只是牛肉,下水基本不碰,这更会加剧空气污染。
当欧洲砍树烧柴中国植树保护环境时,他们竟然反过来指责中国吃肉太多污染环境,也不知是不是梁静茹给他们的勇气。反观香港三个教授,虽然号称教授,但还不如西北边陲的老农。
最起码老农还忙着栽树治理荒漠保护环境,而教授们只会在空调屋里高谈阔论,一边浪费着食物和能源,一边发表着奇葩言论。幸亏现在的中国,已经不再是当年那个积贫积弱的国家,你要说就说,中国人只吃肉,根本不吃这一套!
奇葩言论背后,藏着不可告人的目的
三位教授冒着名誉扫地的风险,发表如此奇葩的言论,背后又有何目的呢?其实他们最终目的,可能是为了给人造肉企业造势。
在发表的论文中,三人建议中国人少吃肉多吃素,恢复以前的植物性饮食。烤肉、红烧肉、回锅肉……如此多的美食以后都不能吃了,人生还有什么意义?三位教授告诉大家,可以用人造肉代替。
早在2013年,香港中文大学就和总部设在香港的跨国性植物食品公司GREEN MONDAY展开合作,而这个公司正是帮助人造肉产品进入香港市场的始作俑者。但小小的香港市场,又如何能和14亿人口的大陆市场相比?
为了达到自己的目的,他们倡导用人造肉代替真正的肉类,但人造肉从生产制造到加工销售,不见得就比真的肉类污染更少,不论是营养还是口味,完全无法和真正的肉类相比。
嘴上喊着“素食主义”,心里想的全是赚钱生意,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就连原本应该传道教授业解惑的教授,也不外如是。
所以,教授只管发表自己的论文,我们也只管吃好美味的肉!在这病毒肆虐的寒冬时节,一定记得约上几个好友,出去吃顿烤肉喝点小酒!饭可以少吃,但肉一定要多吃。中国人自古以来的饮食结构,导致我们碳水化合物吃得太多,肉吃得太少,现在是时候做出改变了!
作者:芒果很忙
上一篇:潮州高职扩招报名学校
下一篇:东莞在校读大专扩招学历含金量